“厚积而薄发”的课堂
让数学知识如泥土滋养学生
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从杨辉三角谈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数学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立体图形时,崔老师带着孩子们以“我理想中的社区”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带着孩子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设计制作一个小小社区。孩子们从初步设计到模型制作,最终完成装饰,全程参与,最终形成自己小组的社区。在动手动脑的过程当中,充分建立了空间观念。
时、分、秒的研究中,李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古代计时工具,展未来钟表发展。又以“学校钟表设计大赛”为契机,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一起设计自己心中最具特色的而又实用、精准的校园钟表。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积累了知识,也增长了时间观念。
数学的课堂如水滴,可润物、能穿石;数学的课堂如入室芝兰,可缀几、能香室。数学的课堂既是知识的扎实积累,更是数学思维的全方位建立。
我们的学校以“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DNA,而数学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也将创新刻入了我们教学的根骨之中。
创新也来自积累,积累人生经验、积累教学经验,又通过这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反思自我。在积累与完善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分层教学让学生各领风骚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
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组仍采用分层教学,在讲授《100以内数的加减》一课的过程当中,有部分孩子不能够很快的理解,100以内除了进退位口算的计算方法,崔老师就录制了小视频帮助孩子理解知识,也提供了更多的计算小技巧让孩子们快速的掌握知识。
李老师则又通过“人人都是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来讲解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沟通了孩子们的思维方法。小小老师年龄小、能量却大,帮助更多的同学解决了许多的“疑难杂症”。
俗话说:航海要看风行船,种田要因地制宜,打仗要审时度势。数学的课堂教学从分层教学入手将因材施教展现的淋漓尽致。力求让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中都得到适合自己的点滴积累。最终形成具有数学思维的,能够像数学家一样严谨思考的人。
“教育要回到本源,就要强调育人,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德”数学老师们,在分成教学的同时,我们相信健全的人格可以让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大大地提高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数学的课堂一直给予孩子民主,自由和自信,让他们在学知识的同时,在心灵上也获得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养。
凝神一跃双飞燕,欲立功勋波不扬。
活跃的数学思维训练与有趣的国际竞赛共展风采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素有儿童心理发展泰斗之称的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
数学组的老师们借助数学思维课,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数学思维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锻炼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通过《有趣的扑克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趣而又方便实用的练习计算的工具;通过《图形拼一拼》、《趣味拼摆》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拼拼摆摆,加深了对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单元的理解;思维训练真实有效的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有趣方法巩固数学基础。(这里有视频)
在青大双实的土壤中,我们支持学生参加袋鼠数学思维挑战等高质量的竞赛,鼓励他们与世界同龄人PK,希望他们通过竞赛等活动的锻炼,打开视野和格局,不断开拓自身潜能,丰富学生时代的经历,使他们具备应对全球化挑战和适应全球化就业的素养和能力,成长为具有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的全球化人才。今年4月份我校成功承办了2022国际袋鼠数学思维挑战活动,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该项赛事。
由于疫情的阻隔,在赛前短暂的线下教学阶段,崔老师和李老师积极的组织孩子们进行赛前准备。线上,我们通过直接连线、视频、以及微课的形式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线下,又灵活的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历练,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发展数学思维。我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获取这些的能力。思维训练就是要交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孩⼦的思维能力。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借助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插上了⼀双翅膀,使孩⼦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专力水平。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教学为本,科研先行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打造减负增效的高效课堂。践行我校“基于核心素养5C模型的同融共生课程体系”,在我校“PBL项目式学习”特色教学模式与“SEL社会情感教育”的共同引导下,配合“书香校园”的建设。数学教研组一直在努力研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数学绘本教学正是众多数学教学方法中十分优秀的一种,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开展阶段,绘本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带来十分明显的学习质量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有有效指导。通过绘本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更加简单的数学知识学习,让学生们不会再被数学知识的难度所限制,进行更加具体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据此我们申报了《依托数学绘本,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并通过我校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的评审,成功立项。
我们将立足于小学低年级学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及不同的知识结构为依据,选取优质的数学绘本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完善依托数学绘本,有效开展小学低段数学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
确定课题之后,崔老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依托绘本立足数学学科开展全学科绘本融合课《认识平面图形》,通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又结合数学绘本引导学生投入角色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实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作为战斗在数学教学一线的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 我愿做雨露, 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