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双语学校(青岛私立学校)为您解读
市北区2023年义务
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市北区大部分中小学办学规模已超出建设规模。2023年,市北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55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9900人。虽然存在巨大的招生压力,但是市北区将努力克服困难,做好统筹安置,切实保障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市内三区户籍来青适龄儿童的合法入学权益。
划片招生原则
小学按照划片招生的原则,根据区域教育规划布局、教育资源配置、常住人口变化,相对就近、合理划分每所小学的招生范围,依据儿童户籍及家庭实际住址,免试就近入学。学区确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初中采用划分对口招生区域、电脑派位区域的方式,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志愿填报顺序招收小学毕业生。
规范招生行为
保障入学权益
严肃招生纪律
严格落实教育部招生工作“十项严禁”纪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规范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维护正常招生秩序,保障教育公平。如发现家长提供的证件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视为无效报名,将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民办学校的简章及公告,须经区教体局审核后,方可向社会公布。民办学校须按要求及时公示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名单、直接录取的学生名单和录取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严禁民办学校计划外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
热情规范服务
2023年市北区
小学入学政策
一、入学条件
2023年小学一年级招收年满6周岁(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的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市内三区户籍来青适龄儿童。
1.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需要提供户口簿、与户籍情况一致的产权证(100%产权,用途须为住宅)或租用公房凭证等材料。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缓学申请,由区教体局审核备案。
2.非市内三区户籍来青适龄儿童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居住证、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社保证明和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应在有效期内且截止到2023年5月31日连续满半年:(1)年龄符合我市规定的入学年龄;(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市北公安部门核发、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父母一方具有青岛市户籍的,可用身份证代替居住证;(3)父母至少一方在市北区有自有住所或在房屋租赁管理中心备案的住所(以登记日为准),用途均须为住宅;(4)父母至少一方与市北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附社保证明)或在市北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二、入学流程
第一步:登录平台填写信息
6月21日(星期三),家长登录“市北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查询信息审验结果。
6月25日(星期日)至6月27日(星期二),对市北区户籍儿童进行家访。
7月1日(星期六)、7月2日(星期日),市北区户籍儿童入学确认。
三、公办小学入学方式
四、民办小学入学方式
市北区民办小学招收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市北区入学条件的非市内三区户籍来青适龄儿童,报名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可通过“市北区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填报1所民办小学志愿。民办小学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未被民办小学派位录取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就读。
五、部分区域、学校招生政策说明
1.为缓解热点区域招生压力,台东六路小学面向浮山后、错埠岭区域招收2个班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平安路第二小学面向启元学校学区招收2个班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两所小学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在小学升初中时可选择依据学籍升入对口初中或回户籍所在地升学。
2.市北中学小学部面向市北中学共同体招收4个班符合市北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未被市北中学小学部派位录取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就读。
3.开办青岛育新小学、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青岛同德学校。育新小学(规划双山小学),纳入青岛立新小学教育集团,计划招收一年级6个班,小学升初中对口直升市北中学;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规划绍兴路学校)计划招收一年级6个班,九年一贯制;同德学校(规划同德路小学)计划招收一年级6个班,小学升初中按照浮山后区域政策执行。
4.市北区浮山后区域内小学已连续发布招生预警,落户不满一年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进行统筹安置入学。宁安路小学学区内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人数远超学校接纳能力,建议学区内户籍适龄儿童选择浮山后区域福州路小学、桦川路小学、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富源路小学、同德学校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