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岛啤酒,大家都不陌生,它诞生于1903年,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百年青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史?在绿色啤酒瓶的世界里又有怎样的小秘密?今天就由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二年级四班的小同学带领我们来到青岛市啤酒博物馆,开启一段“探访啤酒文化,了解啤酒骨架”的研学之旅。
啤酒博物馆的专业老师从认识大麦和大麦的酿造过程分享了精彩的课程。带领同学们了解了大麦的属性及作用,说明大麦适用于酿酒的主要原因:大麦对啤酒的泡沫有着积极作用;平衡蛋白质和淀粉的比例;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生物酶;大麦的外包谷皮是很好的过滤介质,还能确保麦汁澄清度。
不仅如此,还向同学们讲解了制麦与糖化得到麦汁的过程,让大家简单地了解啤酒的酿造过程,原来大麦在生产过程中是要煮沸的!
大麦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好吃又好看的艺术品呢?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我们制作麦芽糖画,真是舌尖上的艺术品。
同学们走进百年历史文化陈列区。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影像还有讲解员生动的讲述,队员们了解了百年青啤的前世今生。就这样顺着这百年时空的脉络,了解了工业文明的变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学们参观了青啤过去和现在的生产工艺流程区域。这里既有百年前整套的酿酒工序设备,还有现代化生产线场景。同学们参观完传统的酿酒过程,而后又亲临了青岛啤酒无人生产车间,感受数字化工厂的超前技术。通过新旧对比,同学们不禁感叹曾经酿酒工人的无穷智慧与劳作艰辛以及我们大国科技的荣耀与自豪。
虽然本次”青岛啤酒博物馆微世界—— ‘麦’向糖‘化’“之旅告一段落,但本次青啤博物馆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鲲鹏学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希望同学们都能通过观历史知过往,展未来,懂得所有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定是点点滴滴的努力和坚持汇集起来的。
期望青大双语的孩子们都是不畏艰险的探险者,披荆斩棘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