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酷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气氛,体现和谐的数学、欢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让我们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数学之美,数学之乐,陈正浩老师在教学《认识方向》时,以项目式教学为载体,展示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本节课以青岛的美丽风景导入课堂,以“制作青岛旅游攻略”为问题导向,小组内展开学习与活动。
围绕制作旅游攻略这一目标要求,同学们学习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并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了方向的相对性,能准确表述物体所在方向,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陈正浩老师选取了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青岛的面貌,同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所进行的探究、沟通、创新和协作等行为,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触及的,也正是通过这些行为,才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全方位地提升。
课堂上,陈老师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孩子们不断地探究、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旅游攻略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有效运用知识。最后形成一份份简单的项目式学习报告,汇报各小组的成果,在交流、评价中又进行取长补短。
这种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全身心投入到本节课的课堂中,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责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只有更深刻地理解内容,学生才能长久记住他们所学的东西。
项目式教学具有提高学习动机和参与度、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优点。这些优点使得项目教学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