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孔子诞生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东南与泗水县、邹城市交界处,大部属曲阜市尼山镇。原名尼丘山,因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尼山因此闻名遐迩。尼山圣境将孔子的儒学文化及中华千年礼乐文化融合为一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吃得好,才能给孩子提供一天充足的能量。酒店早餐供应中西式自助餐,丰富的本地特色食品让同学们直呼“太好吃了”。丰富的午餐和晚餐,也让同学们直呼“曲阜好吃的东西太多了”!
用餐完毕后,同学们有序地进入了曲阜尼山圣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层层山峦与楼阁簇拥下高达72米巨大的孔子雕像。高大的孔子像伫立在景区制高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这座孔子像以唐代画家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为蓝本,雕像中孔子神情肃穆而不失和蔼。这个巨大的雕像不仅是尼山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对孔子这位伟大哲学家的一种敬意。
站在孔子雕像的脚下,宽阔的广场上遍立着刻满铭文诗句的石碑和石柱,这些都是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对孔子的赞美和敬仰,阅读着这些流淌了千百年的颂圣佳作,同学们感受着文字中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仿佛穿越回了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大家穿着传统的礼服,面向孔子雕像,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作揖、开智、击鼓明志……一种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紧紧萦绕在四周。
尼山大学堂沿山势而建,上下错落有致,共分9层。大学堂内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先贤廊等文化空间,走在其中,尽享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心情上有如沐春风的愉悦感。
在上午的游览中,最让同学们感到震撼的,莫过于《金声玉振》演出。演出分为9大篇章,它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作为立意方向,整场演出纵贯人的一生,演绎出“由凡入圣”的过程,走进“风雅颂”的礼乐画卷,感受明礼生活方式。精致的演出服装、精美的舞台背景,还有演员们精彩的演出,将我们拉回到千年之前,“风”“雅”“颂”三个篇章带着人们和孔子共同成长,共同亲历从一个凡人成长为一个圣人的过程。
研学的旅途不仅是一场美的享受,更是一堂手脑并用的实践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了手工制作的环节:重视人文环境,制作净水设置;文化传承,学习编竹简。一片小小的竹简,需要历经选材、杀青、烘干……经过一系列工序才能使用,好多学生感叹“怪不得竹简这么珍贵,在古代写字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一天的游览,也许并不能让孩子将这些浩如瀚海的知识都牢记于心,但是可以给孩子们种上一颗种子,在风光如画的景色中体味中国文化之美,仿佛一转身一回眸就能与一位青衫老者邂逅,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这样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终有一天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播者,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